(記者尹曉玉 姚曉曉)3月14日,西城區陰陽趙鎮下魏村的假髮加工廠內,機器轟鳴,30多名婦女正在製作假髮。一縷縷長髮經過她們的精心梳理、纏繞,被固定在一支支鋼釺上。
村民在假髮加工廠工作。
記者看到,65歲的村民劉秀花熟練地整理着假髮。她的旁邊,坐着老伴劉付領。劉付領今年76歲,身體不好,劉秀花經常把他帶到假髮加工廠,邊幹活邊看護。
“不出村就有活兒幹,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伴,好得很!”劉秀花告訴記者,她每個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,忙的時候可以拿到近3000元。
這個讓百餘名村民學到了技術、掙到了錢的假髮加工廠,是下魏村村民張曦鶴2010年開辦的。
1990年,張曦鶴在許昌市創辦了一家假髮加工廠。30多年來,她一直在假髮加工這個行業裏耕耘。如今,她創辦的假髮加工廠,已經成為一家擁有7000多名員工的集團公司,並在全國設立了20多個扶貧車間。下魏村的假髮加工廠,就是其中一個扶貧車間。
談起在村裏開辦假髮加工廠的初衷,張曦鶴説:“在農村,如果能給無法外出務工的中年人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,讓他們多份收入,就能讓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讀書、成長。如果給一些尚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一份工作,哪怕一個月掙三五百元錢,就能幫他們減輕子女的負擔,他們的家庭關係也就能更融洽。”
下魏村的張文平夫婦是張曦鶴公司的員工,他倆不僅勤勞還懂技術,張曦鶴就將下魏村的假髮加工廠交由他們管理。假髮加工廠招收當地村民務工,並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培訓。
今年43歲的趙麗勤,從假髮加工廠成立至今一直在廠裏幹活,負責在三聯機前裁出均勻、整齊的發簾。因為懂技術、有經驗,她每天能掙150元左右。“在家門口工作,不耽誤接送孩子,比到外面打工強。”提起在加工廠工作,趙麗勤很是滿意。
在下魏村,不僅假髮加工廠裏一片忙碌,還有一些村民將分揀假髮等基礎性工作帶回家,農閒時就在家裏幹活,然後再拿到加工廠按件領取工資。
如今,這個假髮加工廠為眾多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,讓他們增加了收入、改善了生活。
責編:黃曉婭 編審:陳向黨 終審:汪中東